19138234697
19138234697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全国24小时证件制作压痕不准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时间:2025-03-24

image.png


针对全国24小时证件制作中压痕不准确的问题,结合生产流程和技术原理,分析原因如下:

一、材料因素

  1. 纸张/材料厚度不达标
    证件材料过厚或过薄会超出设备压痕模具的适配范围,导致压痕深浅不一或定位偏移。例如,瓦楞纸类材料若未调整压痕钢线高度,易出现折叠后折痕隆起现象。

  2. 材料质量缺陷
    纸张涂层不均匀、脆性过高(如铸涂相纸)或受潮变形,可能导致压痕时出现断裂、炸线或形变失控。

二、设备与工艺问题

  1. 模具精度不足
    压痕钢线厚度与材料不匹配(如钢线过薄)、压痕槽宽度设计不合理,会导致折痕线模糊或位置偏移。

  2. 设备参数设置错误

    • 压力调整不当:模切压力过大可能压裂材料,过小则压痕不清晰。

    • 温度或时间控制偏差:热压工艺中温度过高可能使材料过度收缩,影响压痕精度。

  3. 设备老化或磨损
    机械部件(如模切底板、压印滚筒)磨损会导致合压行程不稳定,压痕位置重复性差。

三、操作与管理原因

  1. 人员操作失误

    • 模具安装未校准,或未根据材料特性调整设备参数。

    • 未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(如未预检材料厚度或设备状态)。

  2. 环境控制不足
    车间温湿度波动大(如纸张含水量过低)会导致材料物理性能变化,影响压痕稳定性。

四、解决方案建议

  1. 优化材料选择与检测
    引入材料厚度检测仪,建立材料入库质检标准,优先选用RC相纸等高稳定性材料。

  2. 设备维护与参数校准

    • 定期校验模具精度,按公式匹配压痕钢线高度(钢线高度=模切刀高度-材料厚度±0.05mm)。

    • 采用智能调压系统,动态调整压力并记录参数历史数据。

  3. 强化操作规范
    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,培训人员掌握材料适配、设备调试及应急处理技能。

  4. 环境监控
   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,将车间环境控制在纸张适宜范围(建议湿度50%-60%)。

五、典型案例参考

  • 某印刷厂因未更换磨损压痕模导致批量证件折叠偏斜,通过升级压痕钢线厚度(从0.5mm增至0.8mm)并增加槽宽后解决。

  • 某证件中心因纸张受潮导致压痕爆线,通过增设恒湿仓库和预处理烘干环节降低故障率。

建议结合具体生产场景,优先排查材料适配性和设备校准问题,并建立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。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模切工艺标准(如GB/T 9851.7-2008)及设备厂商操作指南。

微信公众号